财新传媒
财新传媒
1111111
财新通行证
特色

中国肥胖之虞

2009年02月27日 17:44
T中
肥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,中国这样的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尤其严峻。我们该如何避免“未富先胖”的困境?

  在巴里·波普金(Barry Popkin)看来,过去20年间,中国不乏激动人心的变化,但也同样有令人忧虑的一面。
  和全世界一样,中国人也正在变得越来越胖。更加糟糕的是,这种趋势还远没到头,未来的中国人可能会更胖。作为美国北卡罗纳大学肥胖中心主任、全球营养学专家,波普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,中国肥胖人口的增速几乎是全世界最快的。
  他警告说,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的话,在未来五至十年内,肥胖就会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。

发展的“副产品”
  自1981年第一次访问中国以来,波普金教授就一直关注中国的肥胖问题。
  经过15年的调查,2008年7月,波普金及其研究团队在《疾病和人口统计学》期刊上发表文章指出,在过去的十年间,中国超重人口和肥胖人口所占的比例正在加速上升;而在未来二十年里,中国的肥胖人口将增加一倍。
 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2月26日,波普金的新书《世界是胖的》(The World is Fat)在美国正式出版,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
  书中对比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,四个来自美国、墨西哥、印度和中国的家庭在饮食上的变化,并试图找到造成全世界胖人不断增加的原因。
  在波普金看来,与其说是饮食的过量和身体的慵懒,不如说是人类身体结构本身和现代化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,最终导致了肥胖问题的日趋严重。
  50年前的世界,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饥荒。而现在,饥饿人口的数量远小于超重人口。全世界有16亿人超重,却只有7亿人营养不良。在发展中国家,这种特征更加明显。
 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,无论是饥荒还是肥胖,我们都有切身感触。
  1959年至1961年期间,中国经历了三年所谓的“自然灾害”,数以千万计的人们死于饥饿。统计数据显示,当时90%的人口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。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,很多中国农村新出生的孩子,仍然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身高障碍。
  但短短20年之后,一切都发生了逆转:人们不再为吃不到什么而发愁。相反,减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。不仅中国如此,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印度、墨西哥、埃及、南非等其他发展中国家。
  波普金说当他再次回到15年前曾经调查过的印度、中国、墨西哥和菲律宾的农村地区时,发现小孩子都在狂饮碳酸饮料,沉溺在彩色电视机前面。他们的父母则开着轻型摩托车从超市采购食物,运送农产品。
  这种在不到一代人身上所发生的巨大转变,来自全球化冲击下的社会文化、经济模式和技术上的同化。随着交通的四通八达、冷藏技术的发明、超市的出现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,低收入群体能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得到高热量的食物和饮料。
  波普金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曾经对中国上千个家庭进行调查,非常详细地记录了这些家庭在三天时间内,每天都食用了哪些食物和饮品,并把调查结果与多年之前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。
  调查发现,中国人均消费的植物油数量,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,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消费的植物油有着很大增幅。很多中国人都认为植物油相比动物油含有更少的热量,但实际上恰恰相反。
  除了食用植物油造成的热量摄入过多以外,碳酸饮料、咖啡和果汁也起了一定的作用。波普金表示,人类的身体结构决定了,即便在饮用足够热量的饮品的条件下,身体仍然会发出饥饿的信号,让人们继续吃下食物,结果造成过剩的热量转变为脂肪。


版面编辑:运维组

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
如有意愿转载,请发邮件至hello@caixin.com,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,方可转载。

推荐阅读
财新移动
说说你的看法...
分享
取消
发送
注册
 分享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