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
财新传媒
1111111
财新通行证
特色

当克隆食品走上餐桌

2008年01月25日 16:13
T中
在这场有关克隆动物食品安全性的争论中,最重要的是公众如何参与。毕竟,动物克隆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公众生活



  
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将至,各个超市无不是熙熙攘攘,人来人往。如果超市的货架上出现克隆(cloning)猪的排骨或者克隆羊的羊肉片,你和家人做好了将它们摆上餐桌的准备了么?

克隆技术两次重大突破
  这并非无稽之谈。1月15日,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发布的一份长达968页的报告中,明确表示克隆的牛、猪、山羊和它们的后代所产的肉和奶,均可安全食用。
  舆论普遍认为,这份报告为克隆动物最终进入美国食品市场点亮了绿灯。
  当然,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去考虑克隆动物食品“吃,还是不吃”的问题,很大程度上,受益于过去二十多年中,动物克隆技术经历的两次重大突破。
  第一次突破,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胚胎细胞核移植(embryonic cell nuclear transfer, ECNT)。科学家们通过从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,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,获得了各种克隆动物。
  第二次突破,则开始于1997年。苏格兰科学家威尔姆特(Ian Wilmut)等人将成年绵羊体细胞的细胞核,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,从而培育出鼎鼎大名的克隆羊“多利”(Dolly)。
  此后,科学家们的兴趣多集中在这种体细胞核移植(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, SCNT)方面。我们目前所说的克隆,也通常指SCNT。


版面编辑:运维组

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
如有意愿转载,请发邮件至hello@caixin.com,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,方可转载。

推荐阅读

最新财新周刊|无纺布袋的“环保错觉”

铜价时隔两年站上1万美元关口 是否脱离基本面?

专栏|印度经济被高估了吗?(附视频)

宝马计划对沈阳生产基地增加200亿元投资

岚图发布出海战略 力争2030年海外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

财新移动
说说你的看法...
分享
取消
发送
注册
 分享成功